千呼萬喚國產“人造肉”要上市了266
發表時間:2019-09-10 17:42 一塊肉被燒到焦脆,加上孜然調味,有一些牛肉的口感,但又似乎不太一樣……最近一段時間,“人造肉”在國外十分風靡,站在了風口上,而這股風很快從大洋彼岸刮到了中國國內。人們不禁要問,人造肉吃起來香不香?能否替代真肉,解決大家的肉食焦慮? 一款“人造肉獅子頭”即將亮相阿里巴巴淘寶造物節,消息傳出之后,也讓“人造肉”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度。不久前,淘寶開放了800份造物節人造肉試吃名額,開搶不到一分鐘就售罄下架,主辦方不得不緊急增加了一批名額。而在9月12日到25日的造物節期間將會準備700公斤人造肉,按照造物節的客流來看,每天差不多只有500人能夠吃到。 人造肉對于擁有千年餐飲歷史的中國其實并不陌生,但現如今,高科技重新塑造了高大上的舶來品,但實際上,它還有一個樸素的名字“素肉”或者“植物肉”,從大豆、豌豆、小麥等作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為原料,經過擠壓等工藝,提高蛋白質含量與食品質地,再添加植物性風味物質,使其口感、風味上更接近真肉。還有一種人造肉就是采取高科技水平,利用動物體內的干細胞,通過各種營養物質培養出來的仿真豬肉,口感和外觀更接近真肉。 不過中國食客向來難以討好,2019年阿里巴巴淘寶造物節上,中國食客將第一次吃到由實驗室里人造肉烹制的各類“人造美食”,一盤盤從實驗室里送到餐桌上的人造美食,有可能成為緩解中國人的豬肉焦慮的一劑良藥嗎?還是會增加中國人“再也吃不到真豬肉”的恐慌,應該就會有答案。 但現如今,高科技重新塑造了高大上的舶來品,但實際上,它還有一個樸素的名字“素肉”或者“植物肉”,從大豆、豌豆、小麥等作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為原料,經過擠壓等工藝,提高蛋白質含量與食品質地,再添加植物性風味物質,使其口感、風味上更接近真肉。還有一種人造肉就是采取高科技水平,利用動物體內的干細胞,通過各種營養物質培養出來的仿真豬肉,口感和外觀更接近真肉。 不過中國食客向來難以討好,2019年阿里巴巴淘寶造物節上,中國食客將第一次吃到由實驗室里人造肉烹制的各類“人造美食”,一盤盤從實驗室里送到餐桌上的人造美食,有可能成為緩解中國人的豬肉焦慮的一劑良藥嗎?還是會增加中國人“再也吃不到真豬肉”的恐慌,應該就會有答案。
文章分類:
行業新聞
|
|